「為給他治病家里欠的錢這輩子都還不上了,我堅持不下去了,孩子我不管了……」聽著丈夫絕情的話語,熙熙的媽媽楊家窕身體顫抖,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她知道說放棄很容易,她不想責怪任何人,可誰都能放棄,唯獨她不能。兒子患上這樣的重病,未來的路注定會很艱難很漫長,她難過的是丈夫的絕情,自己未來該怎麼做才能救兒子。圖為媽媽推著熙熙去醫院。
熙熙于2015年11月出生在云南的一戶普通農村家庭,可爸爸媽媽還沒來得及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幸福,熙熙在出生后第二天就出現了發燒驚厥的癥狀被緊急送去搶救,醫生說熙熙疑似得了癲癇和缺氧性腦出血,隨時會有生命危險。圖為媽媽照顧病床上的熙熙。
那幾天,楊家窕顫抖地接過一張張病危通知書,整天整夜地站在搶救室外流淚。「求求老天救救我兒子,拿我的命換他也行,別讓他離開我。」楊家窕好像著魔一樣嘴里不停地念叨著這句話,醫院的墻壁承接了媽媽多少次禱告,就見證了她多少的眼淚。
好在經過五十多天漫長的等待,熙熙終于從生死線上搶救了回來。可還沒等楊家窕松口氣,更大的噩耗又接踵而至,兒子熙熙因腦部損傷造成了全身癱瘓。在和醫生一次次的談話后,楊家窕意識到了孩子的病有多麼嚴重,熙熙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治愈的可能,只有通過漫長的康復訓練還有一線希望。圖為媽媽看熙熙的檢查報告。
「無論如何都要治!作為一個媽媽,孩子是我全部的希望,只要他還活著,我覺得一定還有希望的。」可是熙熙前期的治療家里早就欠下了巨額的外債,楊家窕一時實在拿不出高昂的康復治療費用,沒辦法她只能抱著兒子先回家。之后楊家窕勸丈夫外出打工掙錢,自己則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借錢籌集治療費。圖為媽媽在照顧熙熙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楊家窕終于帶著熙熙開始了康復治療。在醫院里,她每天都要抱著孩子做按摩、針灸、認知等訓練項目,熙熙由于全身癱瘓吞咽功能受到影響,吃飯時楊家窕只能用注射器點一點給他喂奶粉。熙熙運動能力非常弱,爬行、翻身甚至咳嗽都沒有力氣,一次感冒一次咯痰都能讓他有生命危險。圖為媽媽陪熙熙做康復訓練。
好在經過4年的治療熙熙終于有了一些進步,精神狀態比之前好了,身體也慢慢有了一點力量,楊家窕的心里總算是有了一絲安慰。可與此同時借來的錢也花光了,眼看著孩子的治療就要中斷,楊家窕只能不停地打電話讓丈夫籌錢。可是每次丈夫省吃儉用奔波求人湊來的錢,連熙熙半個月的治療都支撐不了。
巨大的壓力讓夫妻倆的爭吵越來越頻繁,最終丈夫還是狠心放棄了兒子的治療。「壓力太大我實在堅持不住了,就當我心狠吧,以后我都不會再給你打錢,要給孩子治你就自己堅持吧。」原以為丈夫是氣話,在丈夫徹底失去聯系后,楊家窕才意識到,今后這條布滿荊棘的路就能自己一個人走了,兒子以后真的只剩下自己了。圖為媽媽帶熙熙外出活動。
就在楊家窕墜入深淵滿心絕望之時,親戚告訴她昆明有一家醫院對熙熙這樣的病有幫扶政策,這讓楊家窕看到了希望,于是她再次打欠條按手印,借錢帶兒子轉院繼續治療。由于楊家窕沒有收入,為了省錢只能頓頓吃饅頭蘸大醬,往日里就靠著親朋的幫襯勉強度日。時間長了周圍勸她放棄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多,楊家窕只是默默聽著,她不想爭辯也沒精力爭辯,她唯一的念頭就是帶兒子治病。圖為媽媽抱著熙熙在醫院。
可這一次情況顯然比之前艱難得多,家人的不支持,大筆未還的欠款,還有高額的治療費都是熙熙康復路上巨大的挑戰。「熙熙從小就被疾病纏身,這些年來他的生活里只有痛苦和眼淚。可即使他的人生在大多數人看來是沒有希望的,他也依然在堅持努力。現在熙熙終于慢慢好轉,有了笑容,我怎麼舍得讓他回到從前啊。」楊家窕決心打破命運的枷鎖,給兒子的未來一點光亮。圖為楊家窕和兒子熙熙。
可現在經濟的困難是楊家窕無法逾越的障礙。丈夫早就斷掉了一切經濟支持,以她現在的狀況即使有政策減免,她也難以長期負擔治療的費用。圖為楊家窕準備給熙熙喂藥。
今年已經是熙熙治療的第8個年頭了,現在楊家窕最害怕的就是收到醫院的催款通知,因為她太害怕自己有一天支撐不住帶兒子離開醫院,那就真的沒有希望了。
進入下面的小程序,可以幫助孩子
(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,如有捐贈需求,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)
自2022年2月以后您在今日頭條看見都是集體項目,同類孩子共同一個捐款項目,款項會根據該篇稿件數據撥給相應孩子。 原創作品,嚴禁任何形式轉載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