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孩出生后肚子脹得像皮球,術后以為沒事了,一年后等來的是噩耗

我走路带风 2023/03/06 檢舉 我要評論


「醫生,能不能再寬限兩天,我去想辦法馬上就去繳費,孩子現在中斷治療就沒希望了。」小銘的媽媽盛英面露難色地從醫生辦公室出來。自從小兒子出生被查出重病后,這句話已經成了她的「口頭禪」。這些年來醫院幾乎成了盛英母子的第二個家,長時間求醫讓家里負債累累,她每天一睜眼就被無數條催繳短信狂轟濫炸,但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動搖她救孩子的決心。圖為媽媽陪小銘做康復訓練。

盛英來自云南曲靖農村,原本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也算溫馨幸福。2019年11月兒子小銘出生后,她的生活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圍著。可小銘媽媽卻沒想到,伴隨著幸福到來的還有無盡的災難。圖為小銘在接受康復訓練。

小銘出生回家后的第二天,盛英發現他剛把奶喝下去就立馬吐出來,而且肚子脹得像充氣的皮球。盛英趕緊帶小銘去昆明的醫院檢查,小銘被診斷為先天性肛門閉鎖,無法自主排泄就會影響進食,必須盡快手術,盛英不敢耽擱,趕緊四處借錢給兒子做了手術。圖為媽媽為小銘的病情擔憂。

好在手術順利完成,小銘開始正常喝奶排便,肚子也漸漸恢復了正常,盛英心里的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。「雖然這次手術讓家里欠了一些外債,但孩子的治療比什麼都重要,以后我們努力工作總歸是能還上的。」盛英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,可她沒想到這場風雨過后并沒有迎來彩虹,反而是更大的暴風雨。圖為小銘在做康復治療。

2020年,已經1歲的小銘和連翻身都不會,也沒有一點說話的跡象,去醫院被確診為發育遲緩。因為交不上治療費,盛英渾渾噩噩地抱著孩子走出了醫院,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,一下癱坐在台階上崩潰大哭。「我兒子出生就遭受了那麼大磨難,現在又查出重癥,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說話和走路了,我卻沒有錢給他治療。」盛英癱坐在地上,哭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。圖為康復訓練中的小銘。

為了盡快籌集治療費,盛英四處求人借錢,可由于之前為了給小銘手術家里還有余債未清,根本借不到錢了。小銘爸爸一直在外打工,為了多掙點錢,連過年都不舍得回家。

整整耽誤了半年多,2021年6月盛英終于籌到了一些錢,帶著小銘去辦理了住院手續。醫生給小銘制定了治療方案,他每天要進行針灸、按摩、認知等很多訓練項目。可治療費一個月就要18000元,治療不到兩個月,小銘還沒看到效果,盛英四處籌來的錢就都花光了。圖為媽媽在照顧小銘。

每天面對一條又一條的催繳通知,盛英只能不斷懇求醫院延期,往日里湊上一點錢就交一點。可由于無法及時續費,小銘的治療也三天兩頭被耽擱,最難的時候,因為欠費太多沒有交清,盛英帶著兒子來了醫院卻被告知無法接受治療。沒辦法她只能在訓練室外的走廊上,一邊模仿著里面醫生的方法一邊幫兒子訓練。周圍來往的人沒有人嘲笑她,因為他們都能理解盛英的窘境。圖為小銘在做康復治療。

就在盛英快要走投無路之時,她得知一家醫院能給小銘做康復,還可以免除一部分費用,盛英重新燃起了希望,她把家里的東西能賣的都賣了,拿著僅有的一點錢帶著小銘辦理了轉院手續。圖為小銘向媽媽表達愛意。

再次開始治療,盛英強迫自己狠下心來。原來小銘治療時掙扎大哭盛英總會抱起他輕聲安撫,現在她只能強硬地禁錮住兒子繼續治療。「我最看不得孩子哭了,但我實在沒辦法。這次籌到的錢支撐不了多久,如果小銘再不盡快好轉就真的沒有時間了。」盛英著急上火,眼睛布滿了紅血絲,好在小明沒有辜負媽媽期望,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已經慢慢能夠自己翻身了。圖為媽媽帶著小銘回出租房。

小銘這一點小小的進步給了盛英莫大的希望,要是繼續治療下去,他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。但是盛英面對著再次襲來的催繳通知的轟炸,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害怕。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,盛英原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堅強了,但她現在好害怕自己撐不住帶著兒子離開醫院,那小銘就真的沒有希望了,這個家也就真的徹底垮了。圖為母子倆。

進入下面的小程序,可以幫助孩子

(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,如有捐贈需求,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)

自2022年2月以后您在今日頭條看見都是集體項目,同類孩子共同一個捐款項目,款項會根據該篇稿件數據撥給相應孩子。 原創作品,嚴禁任何形式轉載,侵權必究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