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每次看到別的小孩在外面玩,而我的孫子只能癱軟地躺在床上,我就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。要不是當初我一個錯誤的決定,小吉也本應該像他們一樣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,是我親手把孫子推入了深淵啊。」奶奶何志巧每次回憶起當時在醫院的場景,心里就好像刀割一樣疼,看著身上癱軟眼神呆滯的孫子,何志巧自責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。圖為奶奶陪小吉治療。
奶奶何志巧來自云南昭通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,以種地為生。2018年8月,在期盼中孫子小吉出生了,可由于出生缺氧轉院到昭通醫院搶救2個星期才脫離危險,誰知奶奶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迎來了一個兩難的問題:為了防止后遺癥,醫生提議給孩子做高壓氧治療,但治療費用比較昂貴。圖為奶奶帶著孫子去醫院。
由于這段時間為了給小吉治療,家里已經欠了不少債務,現在實在難以負擔這麼高的治療費用了,奶奶經過多番糾結最終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帶孫子出了院。可奶奶萬萬沒想到這個決定竟然會讓她后悔一輩子。小吉7個月時奶奶發現他沒有抓握能力,頭也總是耷拉著。她趕緊和兒媳帶著孫子去昆明市兒童醫院檢查,小吉被診斷為腦癱和癲癇。圖為小吉在做治療。
「我最害怕的事還是發生了,都是我的錯,是我毀了孩子的一輩子啊。」在奶奶的認知中,孫子得了這麼重的病是一輩子都治不好的,她一瞬間好像陷入黑暗之中孤立無援,全身冰冷連手都在顫抖。圖為小吉。
更讓她崩潰的是,孫子做的康復治療費用十分昂貴,每個月至少也要萬余元的費用。這次奶奶沒有再猶豫,「治,我已經耽誤了孩子的一輩子,我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放棄他,砸鍋賣鐵也得治。」可奶奶連一天的治療費都拿不出,只能先開點治癲癇的藥帶小吉回家。由于奶奶年紀大了沒法打工,為了有錢給孫子看病,她決定讓兒子兒媳出去打工掙錢,自己留在家照顧孩子。圖為奶奶喂小吉喝水。
小吉3歲了還不會說話和走路,奶奶越來越絕望。直到2021年,她聽說昭通有一家醫院能治小吉的病,而且費用有補貼。奶奶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四處借錢準備帶孫子住院治療。可由于之前的舊債一直未清奶奶再借錢并不容易。「我低聲下氣都無所謂,這可能是孫子僅有的機會了,我拼了這條老命也得帶孩子去。」圖為醫生給小吉做治療。
奶奶東拼西湊,好不容易借來一些錢給孫子辦理了入院手續。在醫院里,奶奶每天陪著孫子做針灸、按摩、認知訓練。孫子不會走路,奶奶只能全天背著他完成所有的治療項目,可即使再累,只要小吉能有一點進步她也甘之如飴。「醫生建議小吉再多做些項目治療效果會更好,沒人比我更希望孫子快點好起來,可我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了,我就算拼盡全力還是耽誤了孩子。」奶奶用布滿裂痕粗糙的手擦著眼淚。圖為奶奶給小吉擦臉。
兒子兒媳打工掙的錢也不多,每次交到醫院撐不了幾天就花光了,奶奶三天兩頭接到欠費通知急得頭髮都白了不少,她只能盡力從自己身上省錢。在醫院吃飯的花費高,于是奶奶只給孫子買飯,自己就吃孫子剩下的。
可就算再苦再累奶奶也從沒抱怨過一句。「兒子經常打電話讓我吃點好的,別舍不得花錢熬壞了身體。可是小吉的治療費還沒有著落,只要我每天能節約一點,孩子就能多治療一天。」奶奶紅著眼眶說。小吉也十分懂事明白奶奶的不容易,為了不讓奶奶擔心他每天都盡力配合治療,有時看到奶奶難過還會扮鬼臉逗她開心。圖為病房里的祖孫倆。
奶奶的付出還是得到了回報,經過1年多的治療,小吉已經能自己翻身坐起來,也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話了。醫生說小吉的治療效果很好,只要堅持治療下去就會有更大的好轉。「我陪著孫子治療,只要他每天能進步一點,我就覺得有奔頭。」奶奶滿臉期待地說著。圖為奶奶帶著小吉等候治療。
可是現在,現實還容不得奶奶有半絲松懈,吉康復治療的路還很長,兒子兒媳打工掙的錢加起來,比起治療費也還差得遠。奶奶總是后悔當初自己那個錯誤的決定害了孫子的一輩子,現在她只想盡力彌補,至少等小吉有了自理能力她才能放心一點。可是現在小吉的治療將面臨中斷,奶奶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。
進入下面的小程序,可以幫助孩子
(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,如有捐贈需求,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)
自2022年2月以后您在今日頭條看見都是集體項目,同類孩子共同一個捐款項目,款項會根據該篇稿件數據撥給相應孩子。 原創作品,嚴禁任何形式轉載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