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消失10年媽媽外出打工,男孩看到電影里一個人像爸爸哭成淚人

我走路带风 2023/04/11 檢舉 我要評論

「媽,我把家里一切照顧得很好,你放心吧。」說完這些,小松強忍著眼淚,不讓媽媽聽出異常。小松爸爸很早就離家出走了,媽媽一直在外打工,哥哥在外地讀書,小松逼著自己成為家里的頂梁柱,小小的年紀就已經學會了堅強。可日子太難了,尤其是現在奶奶患了重病,爺爺又發生意外,小松感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。可小松從不對媽媽抱怨,即便流淚他也會堅強地告訴媽媽:「媽媽你放心,我會照顧好這個家。」圖為小松。

2012年,小松出生在云南曲靖大山深處的一處偏僻村莊。村子交通閉塞,村里人大多以種地維持生活,小松家也不例外。小松還有一個哥哥,小松出生以后,家里日常的開銷增多,本就艱難的日子更是過得捉襟見肘。圖為小松的家。

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,因為生活的困頓,小松的爸爸媽媽矛盾越來越大,夫妻倆經常發生爭吵,在小松出生半歲多時,爸爸再一次和媽媽吵架后去了外地,此后再也沒了音信。後來媽媽也選擇了外出打工,只有過年才回一次家,平時就留下小松和哥哥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。

此后十年里,小松和哥哥再也沒有見到過爸爸,只有在照片中留下對爸爸的印象。有一次看到電影里一個人很像爸爸,小松哭成了淚人,奶奶也跟著流淚。

媽媽一沒學歷,二沒技術,只能靠出苦力掙錢,養活自己都困難,每月只能往家里拿回幾百元,而爺爺奶奶年紀又大了,已經不能干活了,養的兩頭豬成了家里主要的收入來源。圖為小松哥哥和奶奶在喂豬。

媽媽外出打工時,小松還沒有斷奶,可家里吃飽飯都成問題根本沒錢買奶粉,無奈之下奶奶只能把熬過的米粥碾碎后用勺子一點點地喂給小松。「營養跟不上,孩子比同齡人小了一大圈,身上一點勁都沒有,我真是心疼啊。」奶奶回憶往事滿是苦澀。圖為小松奶奶在做家務。

都說苦難是一個人成長最好的催化劑,小松從小就和同齡的孩子不一樣,他從會走路開始他就跟著哥哥一起干活幫家里減輕負擔。最開始他學著幫奶奶搬柴火、跟放假回家的哥哥一起掃地刷碗、跟爺爺上山挖野菜。「小松很懂事,很少出去玩,我讓他休息他也不去,就為了幫我們多干點干活,真是苦了孩子了。」奶奶說起孫子一臉心疼。圖為小松在疊衣服。

小松卻不覺得苦,他知道爺爺奶奶照顧自己不容易,小松十分感恩爺爺奶奶,有什麼東西都想著爺爺奶奶。有一次,去鄰居家玩,鄰居給他一個蘋果,他不舍得吃,一直握在手里,回家拿給奶奶吃。奶奶接過蘋果邊吃邊掉眼淚:「真甜,奶奶沒白受罪,知足了。」

生活雖然充滿了艱辛與不易,但一家人相互支撐也還算過得去。未曾想命運卻不想就這麼放過他們,2021年10月,奶奶持續高燒不退,去醫院檢查顯示她得了肝萎縮,由于情況嚴重只能四處借錢立刻做了手術。沒過多久,爺爺在干活時不慎摔倒,肩膀被摔傷,住了好幾天院仍未康復,只能回家慢慢休養。圖為小松在學習。

爺爺奶奶已經是七十多歲的高齡,身體因為過度操勞本就一身傷病,這次經歷更是讓兩位老人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,基本上只能勉強自理。此時,因為哥哥一直在外地讀書正到了關鍵時刻,媽媽又趕不回來,小松只能獨自一人撐起整個家。圖為小松的哥哥。

每天天不亮,小松就趕緊起床做好一家人的飯菜,給爺爺奶奶準備好吃的藥再去上學。中午和晚上還要往返幾公里的山路,回來照顧家里,再回到學校讀書。生活的苦難就是大人也會覺得不堪重負,可是小松每天仍是樂呵呵的,他總是說「我已經長大了,我能撐起這個家,只要堅持,一切都會變好的。」圖為小松。

小松一直有個夢想,好好讀書改變家里人的命運,即便每天忙碌,他的成績也從來沒有落下,一直都是班級前幾名。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,小松爺爺奶奶之前治療已經讓家里負債累累,現在仍需每天吃藥。小松和哥哥讀書也需要一大筆費用,現在已經沒錢交學費了,光靠媽媽寄來的幾百元錢和賣豬的錢連還債都不夠。難道真的只能放棄自己的學業嗎?小松猶豫了。圖為小松在做家務。

進入下面的小程序,可以幫助孩子


(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,如有捐贈需求,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)

自2022年2月以后您在今日頭條看見都是集體項目,同類孩子共同一個捐款項目,款項會根據該篇稿件數據撥給相應孩子。 原創作品,嚴禁任何形式轉載,侵權必究。
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