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覺得老了之後讓孩子養,才是天倫之樂,年輕的時候,把什麼都給了孩子,可是老了之後手裡錢給誰更可靠?放在哪裡自己才有保障呢?
最值得信賴的兒子,有進沒出
當人們老了時,他們的賺錢能力絕對跟不上年輕人,他們沒有額外的收入 ,只能依靠微弱的退休錢。如果你年輕的時候自己存了一點,這還好。如果年輕的時候沒存下多少錢,到了晚年一定要學會「自私」。
如果你讓兒子照顧你,你把自己的退休金都給了兒子,兒子能孝順你給就給了,如果兒子不孝順你,你以後這麼辦?張叔是退休職工,退休工資3000元。
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工作。妻子去世後,他接受不了事實,一下子感覺老了10歲,老伴去世後,他最親的人只有兒子了,所以他把辛辛苦苦攢的20萬都給了兒子,讓兒子給他養老。張叔覺得一方面自己老了用不了多少錢了,孩子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,另一方面是現在騙子多,怕自己被騙了,他最親的人也就剩下自己的孩子了,所以覺得給自己的孩子是最可靠不過的。
第二年,張叔在廣場上認識了王姨。他們兩個在一起有說有笑得很是開心。王姨家庭條件不錯,孩子每個月也能賺好多錢。
相處了一段時間,王姨經常給張叔買衣服買吃的,這讓張叔有點不好意思了,現在談戀愛不都是男人給女人花錢買衣服嗎?這麼到我這反過來了。
張叔就去找兒子想要點錢出來,也給人家買點總是讓人家買,多少有點不好意思。他沒想到兒子會說: 「王姨多有錢啊,人家願意給你花,你還不好意思? 」
這讓張叔很生氣,他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是這樣的人。張叔的兒子一分錢都沒給張叔,說把錢都用來做投資了,現在還沒回本,這就是 有進沒出呀。
幸運的是,王姨看得比較開,所以她說服張叔,不給就不給吧。只要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的,錢不錢的,這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兩個人在一起能開心就好了。女兒是貼心但是也很無助
儘管大家都說女兒就是父母的棉衣服,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父母,但家裡沒有人能保證以後的生活會不會發生什麼情況。 一旦有情況,就會變得很無助。張姨今年65歲,一名退休老人。
退休工資還不錯,大約每月有7000。丈夫離開後,張姨把養老錢給了女兒,女兒也把她接到家裡給她養老。
女兒經營一家店,女婿在一另家公司上班,但是女婿有了婚外情,這讓原本幸福的小康家庭一下回到了原始生活,由于女婿有了婚外情,女兒和他失婚了,現在店應為資金出現了問題,女兒就用張姨給她的20萬拿來想度過難關,可是到了最後錢賠完了,門也關了。張姨給女兒的20萬養老錢都賠進去了,張姨什麼也沒說。
畢竟,女兒的失敗婚姻,再加上生意的失敗,這也是很大的不幸了。張姨也看明白了錢沒了可以再賺,人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倆短這麼辦。
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子孫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。老人的養老錢該給誰?
老年人的錢放在哪裡最合適?這個問題取決于特定的情況,並且不能因為某件事情下定論。 都覺得老人這個錢放在刀刃上是最合適不過的。養育孩子以防老年的想法已經過時了。現在,孩子們承受著生活帶來的很大壓力。
他們生活已經非常困難了。真的很難指望孩子們為老年人提供養老。當人老了,自己能照顧自己,這就是孩子們最大的福氣。
養育孩子以防老齡化,並將一切都交給孩子的想法已經過時了。以前,撫養孩子可以防止老年,是正確的。
但是現在,無論孩子是孝子或者不是孝子,老人都必須為自己留下路,不能將一切都交給孩子。你必須學會「自私」。你手頭上有錢,自己想做什麼做什麼,沒人管你。
如果你的孩子確實有困難,你可以用你的錢幫持他們,但是不能把錢都給他們。你給孩子錢和你要錢,哪個腰板更硬?
不管老人有多少錢,要視孩子的情況在定論。如果孩子有困難,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幫孩子,反之,學會合理的留後路。如果老人盲目地無條件地付出于孩子,孩子就會覺得你們是應該付出的,沒一點回報。
所以,就老人錢的問題,我覺得應該先在自己手裡拿著,有什麼事情,還有個迴旋個餘地,把太多東西給了孩子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,有一些距離,之間的感情才會更好,不會因為這些事情破壞感情。